第二章 闲话家常_重回八一小山村,日常过日子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最新网址:www.ququzh.com
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

余坤安一家住的这屋子,是余爹跟大伯、二伯分家后才动手起的。

那阵子,各家各户的房子都散在大队部院子周遭,划的宅基地面积有限,统共也就三、五分地大小。

刚分家那会儿,穷得叮当响。一家老小齐上阵,和泥、打坯、垒墙,硬是支棱起两间土坯房。

大的那间做主屋,小的做伙房。

主屋拿土墙一隔两半,前屋挤着三个半大小子,后屋睡着余父余母带着闺女余兰。

日常烧火做饭、吃饭,全在伙房那地儿。

伙房前头,他们用木棒和稻草简单搭了个棚子做仓房用。院子拿杂木条子扎了圈矮篱笆,约莫一米二高,还特意编了个柴门。日子虽紧巴,倒也有股热乎气。

后来,娃娃们渐渐长大,屋子也跟着“长”了身量。

先是紧挨着伙房后墙,给余兰接了间小耳房。

待到三个儿子都到了说亲的年纪,又紧挨着主屋西边墙根,一间接一间地“长”出三间同样格局的前后屋。

余奶原先住大伯家,跟大伯娘处不到一个锅里,就搬来跟三儿子过,住进了原先余坤安三兄弟挤的那屋。

平日里,这屋也成了大家伙儿歇脚拉呱的地界。

大哥余坤军,是个老实憨厚的庄稼汉子。平日里只晓得埋头干活,话不多,可家里那大情小事,都在他心里头搁着。

二哥余坤志,从小就是个勤快秧子。地里的活计,他手脚麻利,从不偷奸耍滑。不过老二嘛,脑瓜子比旁人活泛,心眼也灵光些。

三姐余兰,性子温顺,屋里屋外收拾得利利索索,对几个兄弟也是掏心窝子的好。

等四个子女都长大成家过日子,下一代小崽子们又一个个冒出来,一大家子人挤在这土院子里,平日里转身都有些困难。

虽说三个儿子性情大方和气,三个儿媳虽各有各的小心思,但是心里都是向着家里的,总体上家庭氛围还算和睦。

可给几个儿子攒钱起屋、分家单过,成了余父余母心里头压着的一块大石头。

眼下分了田,日子眼见着有了盼头,总会慢慢好起来的。

余爹余妈夜里躺在床上掰着手指头算过:眼下起一间青砖瓦的房,少说也得五百块。三个儿子就得一千五!这还没算自家出力搭手和管工匠师傅的饭食钱呢。

余母是过日子的好手。刚收的玉米、稻谷,按书记说的留足预留粮后,分到家的口粮有稻谷两千六百斤、苞谷一千八百斤、麦子六百斤,还有洋芋、红苕等这些杂粮,吃到明年新粮下来不成问题。

可家里的现钱,统共就一百五十六块,离起房子的数,差着老大一截!

余爹虽是个木匠,可这年月,除非儿女嫁娶要打几件大件家具,平常哪有人舍得花钱打新家什?进项也是稀稀拉拉。


     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uquzh.com

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