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,收购站里渐渐热闹起来,开始有背着背篓卖东西的人进来了。
余坤安见有人上门,便起身与何鸿运、吴姐告辞。
先前拿到钱后,他便已按份额分给了余坤清,这次每人分得 43块 6毛 4分钱。
余坤安一直秉持着“亲兄弟、明算账”的原则,每次分钱都精确到分毫,从未按照余坤清的意思,直接给个整数了事。
在他看来,既然决定搭伙做事,就必须提前立好规矩,并严格执行,否则极易生出嫌隙。
两人拐进旁边的供销社,此时里面已是人头攒动。
不过,上次售卖猪肉的摊位这次并未出现,想来是按期供应,今日未到货。
余坤安径直走向副食品柜台,询问售货员:
“同志,请问现在有奶糖卖吗?”他环顾柜台。
售货员回应道:“有的,花生牛轧糖 1角一块,大白兔奶糖 1角 5分一块。”
余坤安不禁咋舌,难怪能按数量零散售卖,这价格确实贵。
此前称重的水果糖才 1块 2一斤,那可是满满一大包。
他不敢多买,便按家中人数,每种奶糖各要了 18颗,共花费 4块 5毛钱,还暗自嘀咕:
“等老子日后有钱了,定要按包买糖。”余坤清也过来买了 10来颗奶糖。
随后,余坤安又在文具柜台购置了写字本、铅笔和削笔刀,又支出了 1块 4毛钱。
两人走出供销社后,余坤安还想去书店碰碰运气,看能否寻到关于中药材的图文书。
他们向路人打听路线,按指引前往书店。
穿过一个十字路口,新华书店便映入眼帘。
书店内书籍琳琅满目,一进门,那特有的油墨味便扑鼻而来。
余坤安向营业员询问中药材书籍的位置,随后前往查看。
那里摆放着多个版本的中药材相关书籍,甚至还有《中药材种植指南》。
他精心挑选了一本带有彩色图文解说的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、一本《中草药种植指南》,
又到少儿类书籍区拿了《岳飞传》《西游记》连环画书册,以及一本《新华字典》和一本《千字文》。
这一趟书店之行,余坤安几乎将兜里的钱花了个精光,还向余坤清借了 8块钱才结清书款。
结账时,他特意向营业员要了些旧报纸用来包书皮。
两人出了书店,背着背篓前往车站,等候返回镇上的小巴车发车。
待两人到村子时,已近下午时分。和余坤清越好明早去山里,就分道回家了。
余父等人早已吃完饭下地干活去了,几个孩子昨日被训斥了一顿,今日似乎忘到了脑后,也不见踪影。
唯有老太太在院子里翻晒干菜。
见余坤安归来,老太太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,进屋抓了把饼干递给他:
“安子儿,是不是饿坏了?先吃点饼干垫垫肚子,阿奶这就去给你炒个鸡蛋炒饭。”
“好的,阿奶您慢点。”余坤安确实饿了,他接过饼干,灌下一杯水,长舒一口气。
他从背篓里拿出书放在桌上,又摸出一颗奶糖,剥掉糖纸。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uquzh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