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安子,咱就在这片装土吧?”余大嫂指着不远处一片林子,“这儿的腐土层厚实。”
“成。”余坤安把麻袋抖开,“清丽,你帮我撑着袋口。”
王清丽麻利地撑开麻袋,余坤安用撮箕扒拉着土往麻袋里到,边倒变压紧实。
余大嫂、余二嫂也在一边忙活。
几个人一边装袋一边唠家常,不一会儿就装了好几麻袋。余坤安在马背两侧各拴上两袋,自己又背上两袋。
“大嫂,你们先装着,我先运一趟回去。”余坤安拍了拍马脖子。
“去吧,路上当心点。”余大嫂直起腰,叮嘱他,“这马驮着东西走山路可得慢些。
余坤安卸完麻袋,带上余母早就准备好的一葫芦凉白开,又牵着老马往山上赶。
回到林子里,只见余大嫂独自倚着棵老松树休息。
“大嫂,清丽她们呢?”余坤安把水递过去。
余大嫂接过装水葫芦,指了指方向:“去那边找草药了!说是难得进山,要碰碰运气。”
“哎,那我去看看情况。”
余坤安买回家里的草药手册,王清丽闲了也没少翻看,如今倒真派上用场了。
余坤安顺着方向找过去,老远就听见余二嫂的大嗓门:“哎哟我的天!清丽,你找到的这个好大啊!”
拨开灌木丛,只见两个女人正围着个枯树桩忙活,连他走近都没察觉。
“挖着啥宝贝了”余坤安突然出声。
“哎呀!”余二嫂吓得一哆嗦,“安子你走路咋没声儿呢!”
王清丽抬头,眼睛亮晶晶的:“我找到茯苓了!”
余坤安接过小锄头蹲下,只见土里露出块黄褐色的疙瘩,他小心翼翼地刨开周围泥土:“我媳妇儿就是厉害,这都能找到。”
“我就是瞎碰运气,”王清丽笑得见牙不见眼,“看见这土鼓了个包,就试着挖挖看…”
余二嫂在一旁竖着大拇指:“清丽这眼力劲儿就是准!”
余坤安小心地把足球大小的茯苓刨出来,接口的地方断了,冒出白浆。
余坤安在手里掂了掂,沉甸甸的:“这个少说七八斤,能卖不少钱呢!”
茯苓又名伏灵、伏菟、松腴、不死面,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,依赖腐朽的松树或其他针叶树根部生存的。一般是松树死亡后两三年后,茯苓菌丝侵入腐烂松木,开始生长,直到长成菌核变成大家看到的块状茯苓,才可以采挖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茯苓,盖松之神灵之气,伏结而成,故谓之伏灵、伏神也。还因其药性平和,四季皆可入药,适用于中老年人脾虚、水肿、失眠等症,可宁心安神,因此有“四时神药”的美誉。
伏灵一名,名副其实,一身灵气,伏于地下,不显山露水,但它切实有灵气。
因为茯苓一直埋在土里生长,地面没有枝干也没有叶子,所以采挖茯苓全凭经验和运气。
有经验的采药人上山找茯苓,首先要找的就是老化松林或者松树桩,然后再观察地面有没有裂纹或隆起,最后凭着经验采挖。
茯苓可不是随便就能遇着。有时候在山里转悠一整天,连个茯苓影子都见不着。
哪像今儿个,王清丽随便一挖就是个大家伙。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uquzh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