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坤安没辙,只好认命地背上背篓,牵着马上山。路上遇见村里人打招呼:
“阿安,这是又要进山啊?”
“可不是嘛,那么大一山坡,要的土可不少。”
新选的林子比早上的还要茂密。余大嫂一马当先:“老三,快把麻袋撑开!咱们麻利点儿,挖完土好去找茯苓!”
“来咯!”余坤安嘴上应着,手上也利索地撑开袋口。
“哎哟,这边的土里怎么这么多红蚯蚓!”余二嫂一锄头下去,翻出了不少在扭动的蚯蚓出来。
“这回选的林子不错啊,土质这么好!说不准茯苓底下能挖着大茯苓。”余大嫂笑着说。
三妯娌现在句句不离茯苓,手上的锄头抡得飞快,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七八个麻袋。
然后催着余坤安赶紧运下山,她们要进林子。
余坤安看着三个女人着劲头,忍不住叮嘱:“大嫂,你们就在林子边上转转,可别往深处……”
“晓得晓得!”余大嫂挥着手,拎着锄头转身就开始找枯松树桩了。
余坤安摇摇头,认命地当起了搬运工。
“老三,麻袋快不够用了,你下次去镇上多买点回来。”余母递给他几个麻袋说道。
“好嘞!”
就这样,余坤安第二趟返回林子的时候,三个女人还没有回来,他只能自己换个地方把空麻袋装上。
“咦?这都能捡着漏?”余坤安扒拉着腐土的时候,居然也扒拉出了一个茯苓,只是锄头把茯苓给挖破了,乳白色的浆液正往外渗。
“唉,破相了。”余坤安心疼地咂咂嘴,“留着自家炖汤吧。”
他用锄头沿着茯苓边缘挖了一个圈,最后一撬,把茯苓带土一起薅出来。挺大一个茯苓了,扒掉土掂了掂,少说四五斤重。
茯苓处理起来很简单,先用刷子或者木瓜丝把表面的泥土洗干净,然后把表皮削掉,然后切片或者切块直接晒干就行。
余坤安把挖到的茯苓小心放好,继续埋头装土。装完最后一袋土,还不见王清丽几人回来,他只好又扯着嗓子喊人,
“这儿呢!”喊了几嗓子才听到回应,听着声音还挺远的,他只好把马拴好,找了过去。
走了一会儿,才在一片空地上看见几个背篓,里头已经装满了山货。
“清丽?”
“别喊了,在这里。”王清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“哎,你们几个怎么跑这么远了?”
“安子,我们这次收获不少,捡到不少干木耳,还挖到几个天麻了,就是有点小。”
余坤安还看到干草上垫着一些酸角,捡起一个酸角掰开,刚咬一口就酸得直眯眼:“嘶——这也太酸了!”
“傻不傻!这是捡回去泡水喝的,谁叫你直接啃了!”王清丽好笑道。
余坤安缓了缓神,朝还在草丛里忙活的两人喊:“大嫂、二嫂,收拾收拾,该回啦!日头都要落山了!”
“哎,就来。”
回到放麻袋的地方,余大嫂看着大黑马旁边的几个麻袋:“安子,你都把土给装好啦?”
“嗯,找不着你们,我就先干了。”
余二嫂眼尖,一眼就看见那个挖破的茯苓:“哎哟喂!这么大个茯苓,咋给挖烂了?”
“挖土时没留神…”余坤安拍了拍茯苓,“反正破相了,留着自家炖汤吧。”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uquzh.com